‖對我們管理會計業界來說,研發成本的分析和控制是新的歷史條件下亟待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。
——周一虹
近日,蘭州財經大學會計學教授周一虹接受采訪時講到,如何才能破解“不研發等死,研發找死”的現狀;又如何通過研發成本的有效管理,讓研發助力于企業高質量發展?下面請大家和小躍君一起來看看吧!
就管理會計自身發展而言,教授認為是處于一個難得的歷史機遇期,因為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,使我們進入“大智移云物”的時代,大數據、人工智能、移動互聯網、云計算和物聯網,在全球范圍內給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、貿易交流方式等都帶來了巨大的變化,也給我們管理會計的研究者和實踐者提供了廣闊的舞臺;在這個時代背景下新的管理會計思想就誕生了!
高質量發展對中國經濟了提出了更高的發展要求,而我國目前經濟發展所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就是高質量供給不足。高質量供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科技創新,在此前全球近一百年發展歷程中,科技創新實際上是引領產業革命與產業發展、保持經濟持續增長的原始動力;
因此,我國政府提出“依靠創新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”,并在稅收、融資等方面出臺了多項支持政策,給企業提供多方面的支持。創新意味著企業需要進行研發。
企業的研發不僅包括“硬科技”方面,也包括所謂的“軟科技”。
硬科技是指如芯片技術、電池技術等產業中一些硬的核心技術,軟科技則包括商業模式、商業規則、系統化改造、組織結構變革等。這些研發活動都要求企業投入資金資源,從管理會計角度來看,這就構成了研發費用和研發成本。
“不研發等死,研發找死”;前一句話很好理解,不進行研發的企業會被淘汰,后一句則是指如果研發成本不能有效管理,或者其與研發目標不能達成一致,企業將會出現很大的風險。
企業如果采取創新戰略,尤其是研發一些關鍵性、具有全局突破性的技術,很可能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,其研發成本將會*高。而在很多情況下,研發可能又是企業決定性的出路。
在這種狀況下,研發成本管理就變得*關鍵。但根據我多年在科研領域工作的經驗,目前無論是財務會計還是管理會計,對于研發投入的績效評價尚沒有*具體、有針對性的方法。
對于研發成本的有效管理,周教授采訪解讀如下:
研發成本的管理,首先要和企業的戰略目標相結合;也就是說即要創造出在本行業、本領域具有原創性的知識產權;在實施過程中,企業需要區分戰略實現的不同階段,并在這些階段對不同的研發活動采取不同的策略,對研發支出進行分析與管理。
研發成本管理目前大多和項目管理結合在一起;而周教授認為應該是由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相結合來進行管理;這樣做的好處有三點:
DI一,能夠完成所得稅抵扣或者滿足所得稅優惠管理的要求;
第二,可以滿足企業因研發活動而進行的融資管理要求;
第三,可以明確科研活動的成果并對其進行控制和預判,
對于研發活動來說,其是否值得繼續投入,是否會產生企業所期望的顛覆性、革命性技術成果,進而帶來企業跨越式發展,也取決于成本領先戰略。
所以從管理上而言,我們要運用這一戰略對研發成本進行分析和控制、對成本與收益進行比較,進而幫助企業管理層決策。

發表評論 取消回復